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简单介绍一下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中的几个步骤

简单介绍一下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中的几个步骤

更新时间:2023-03-16 点击次数:3345次

    当初期较差的雨水从进水口进入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时,流入过滤腔体内的底部锥形旋流腔,旋流至底部,将初期较差的雨水和质量高于水的固体物质留入底部并随排污口排掉,当设计排污量达到时,信号由雨量传感器传送到配电控制部分,启动电动执行单元并关闭排污口,同时开启收集电动执行单元,打开收集出水口,水力经过旋流沉砂后溢位到过滤网部分,经过过滤孔、网粗过滤后流入弃流控制腔体,弃流控制腔体与收集出水口相连,水流入收集蓄水池,当设定流量已过,而水质浊度、悬浮物超过设定值时,信号由水质电导率传感器传送到配电控制箱,打开排污阀,当水量收集到设计值时,执行器关闭收集出水口,打开排污口,当水量过大或收集量到设计量时,以及收集出水口水流不畅时,水流从过滤腔体内部的溢流口流出,实时分流和保证排水安全,当降雨频率间隔小于设定值时,此间内排污口处于常闭状态;雨水经过雨水收集自动分流站初期弃流、除砂固液分离过滤后进入蓄水池(箱);当蓄水池(箱)水位到达设定水位时,液位传感器发送信号至配电控制箱关闭收集出水口阀门。如果关闭收集阀门或设备故障时,水均会从雨水收集自动分流站上的溢流口流入市政管网,不会造成溢水事件,如发生水位倒灌,水位到达预警水位时,设备会自动关闭收集出水口阀门。

  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将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感应器并联一体化,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达到控制系统内设备及系统运行自动化;可手动与自动切换操作,可采用水质仪参数优先收集雨水,同时可设定雨水收集系统的重复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的弃流次数,控制器可采用雨水感应器的实时自动弃流,弃流雨量厚度可设定,雨水感应器可实时显示多液位,并可多液位先择性控制弃流,控制器集成自动一体化运行,并液晶在线显示。

  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需要具备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工艺流程为:初过滤装置+弃流装置+自动过滤器+蓄水池+净水机组+清水池

  1、雨水截污初过滤装置

  雨水截污初过滤装置是专为防止汇流雨水中携带的部分固体杂物,进入后续净化工段而设计的一款雨水利用前处理产品。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内置的杂物过滤装置能有效收集杂物,又易于清理,产品外部为高强度防腐玻璃钢,可直接埋地,对接相应管道即可使用,是后续净化工段安全可靠的伴侣。

  2、雨水弃流装置

  浮力式雨水截流装置,无需电动机构,通过对浮力与重力平衡的精确设计,实现初雨弃流与后期较洁净雨水的收集。该装置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长期使用稳定、可靠,管理要求低,非常适应降雨的季节性和间歇性特征。弃流装置自有罐体结构,预留有进管、出管和排污管接口,外部管道仅需接入相应的管口,使用简单、方便。

  3、雨水自动过滤器

  雨水自动过滤器是一种初级过滤产品,能够有效减少后端蓄水池内的沉积物,减少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后续工序的清理工作。其出水澄清度较高,消毒后能够提供低等级中水用途,如绿化浇灌、道路喷洒、景观湖补水等。过滤器内部的特殊水流向设计,能够同步实现滤渣、清污与清水收集的功能,无需专门的清洗机构。产品外部为高强度防腐玻璃钢,可直接埋地对接相应管道即可,方便使用,运行可靠。

  4、蜂窝框架组合式蓄水池

  雨水处理设备充分利用了玻璃钢材料轻质高强、耐酸耐碱的优异性能,经高温高压一次成型的标准板块组装而成。水池内部采用框架式支撑,每个点上受力均匀,能够将上部的荷载有效分散,从而使水池的抗压能力大幅提高。有别于其他组合式水池,为蜂窝框架池的内部结构保留了进出通道,避免了其他组合水池组装完成后不能清理、不能检修、不能安置提升泵的弊端。

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咨询电话

0536-2116708

扫一扫,关注我们